國家藥監局:嚴檢(集采)中選藥械,確保中選產品“降價不降質”
發布時間:2024-09-20 11:11
9月13日,國務院新聞辦舉行“推動高質量發展”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。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李利及其他領導介紹有關情況,并答記者問。部分內容如下:
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李利:
女士們,先生們,各位媒體朋友,大家上午好!首先,由衷感謝大家長期以來對藥品監管工作的關心和支持!
藥品是治病救人的特殊商品,保障藥品安全有效關系人民群眾健康福祉,關系經濟社會發展大局。習近平總書記對此高度重視,多次強調要把最嚴謹的標準、最嚴格的監管、最嚴厲的處罰、最嚴肅的問責落到實處。藥品監管部門堅持“四個最嚴”要求為根本遵循,著力統籌發展和安全,統籌效率和公平,統籌監管和服務,有效保障藥品安全形勢總體穩定,促進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。下面,我向大家簡要介紹一下藥品監管領域改革發展的有關情況。
一是堅持嚴格監管,促進藥品生產經營持續合規。強大的監管催生強大的產業。我們持續強化覆蓋藥品全生命周期的動態監管,圍繞“防范風險、查辦案件、提升能力”三個重點,深入開展藥品安全鞏固提升行動,全方位筑牢藥品安全底線。全力服務國家藥品、醫療器械集中采購工作大局,對中選藥械實行生產企業檢查和中選品種抽檢兩個100%全覆蓋,確保中選產品“降價不降質”。穩步推進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,通過一致性評價品種已占臨床常用化學藥品的三分之二。今年1至8月,國家藥品抽檢共計20696批次,合格率為99.43%,藥品安全形勢保持總體穩定。
二是堅持深化改革,支持創新藥品和醫療器械研發上市。高質量發展是高水平安全的保障。保障人民群眾用藥安全、促進藥品質量提升,關鍵要靠醫藥產業的高質量發展。我們深化審評審批制度改革,對重點品種實行“提前介入、一企一策、全程指導、研審聯動”,加快創新藥品和醫療器械上市步伐。2018年國家藥監局組建以來,先后發布了357個藥品和494個醫療器械審評技術指導原則,超過了過去幾十年的總和,為藥械研發創新和技術審評提供了有力支撐。近年來,我國醫藥創新活力持續增強,創新產品上市步伐不斷加快。今年1至8月,國家藥監局批準創新藥品31個、創新醫療器械46個,比去年同期分別增長19.23%和12.16%。小分子靶向治療、免疫治療、細胞治療等創新藥“出海”取得實質性進展,全球市場對中國創新藥的認可度正在不斷提高。手術機器人、人工心臟、碳離子治療系統等高端醫療器械先后上市,部分產品在國際上處于領先地位。
三是堅持依法監管,完善藥品管理法律法規體系。法治是保障藥品安全最有力的武器,也是醫藥產業最好的營商環境。我們加快完善藥品管理法律法規體系,堅持依法行政、依法監管,確保藥品監管各項工作在法治軌道上運行。近年來,已經完成了《藥品管理法》、《疫苗管理法》和《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》、《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》的制修訂,完成了與“兩法兩條例”相配套的14部核心規章的制修訂,打造了新時代藥監法律法規體系的升級版。
四是堅持能力為本,扎實推進藥品監管現代化。藥品監管工作專業性、技術性強,必須以堅實的藥品監管能力為支撐。我們把藥品監管現代化建設擺在基礎性、戰略性位置,著力強基礎、補短板、破瓶頸,提升藥品監管的精準性和有效性。堅持以信息化引領藥品監管現代化,建立和完善疫苗藥品信息化溯源體系,現在我國每一支疫苗都實現了來源可查、去向可追、責任可究。建成國家藥品智慧監管平臺,藥品注冊申報實現全流程電子化管理,國家藥監局政務服務事項實現100%在線辦理。深入實施中國藥品監管科學行動計劃,扎實推進藥品監管科學全國重點實驗室建設,持續開發藥品監管新工具、新標準、新方法。加強藥品監管機構隊伍建設,調整設立國家疫苗檢查中心、特殊藥品檢查中心,在長三角、大灣區設立4個審評檢查中心,在國家和省兩級建立職業化專業化藥品檢查員隊伍,為藥品監管現代化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。
下一步,國家藥監局將不斷強化高效能監管,保障高水平安全,促進高質量發展,為保護和促進公眾健康,推動我國從制藥大國向制藥強國邁進而努力奮斗。
答記者問環節,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提出:近年來國家藥監局大力鼓勵創新醫療器械的研發和創新,創新醫療器械的審評審批工作取得了哪些進展。
雷平副局長對此進行了回答。他指出,國家藥監局全力促進醫療器械研發創新,推動科研成果盡快轉化為創新產品。
我們通過整合資源協同發力,強化部委間協作,聯合工信部組織實施創新領域揭榜掛帥工作,已經遴選出48個人工智能和40個生物材料高端醫療項目,在申報時給予重點支持。成立人工智能醫療器械、生物材料和高端醫療裝備3個創新合作平臺,匯聚產學研醫用管各方力量。
我們突進監管科學研究,探索真實世界數據應用、新一代基因測序產品評價方法等多個新技術領域,形成了多項新工具、新標準、新方法并應用于監管工作。
我們全面創新審查機制,醫療器械技術審評重心向產品研發階段前移,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,助推我國高端醫療器械取得重大突破。我們在長三角、大灣區設立了2個醫療器械審評檢查分中心,針對醫療器械產業大省建立服務機制,讓創新醫療器械企業能夠及時得到專業輔導。
我們確立人工智能、新型醫用生物材料、高端醫學影像和醫療機器人四大重點支持領域,破除產業發展的“堵點”和“難點”。
我們定期組織開展監管會商,對全國首個創新醫療器械,以及生產工藝較為復雜的創新醫療器械,積極指導督促企業全面落實質量安全主體責任,確保產品質量安全。
截至目前,國家藥監局已批準296個創新醫療器械上市,這些創新醫療器械主要集中在植介入類設備、高端影像設備、人工智能醫療器械等高端領域,部分產品已經處于國際領先地位。比如:第三代非接觸式磁懸浮“人工心臟”,為進展期難治性左心衰患者提供了心臟移植前的有效的生命支持;具有國內自主知識產權的碳離子治療系統,為部分惡性腫瘤患者提供了更加有效地治療方式,已成功治療1400多位患者;處于國際先進水平的“腦起搏器”,已經在480余家醫院實現臨床應用,植入患者2.7萬人,并走出國門,在8個國家實現臨床應用;創新PET-CT產品,可以實現單床掃描即可覆蓋人體全身器官,分辨率高,輻射劑量低。這些創新醫療器械,不僅有效填補國內空白,大大降低了診療費用,切實讓百姓獲益。
今后,國家藥監局將繼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,不斷總結經驗、優化程序,推動更多更好的高端創新醫療器械上市,讓人民群眾體會到實實在在的獲得感。謝謝。
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提出了藥品監管信息化的問題:隨著監管能力的逐步提升,國家藥監局在智慧監管方面有哪些思路、舉措和成效。
黃果副局長指出,國家藥監局高度重視信息化建設,明確提出了以信息化引領藥品監管現代化,持續實施藥品監管智慧行動計劃,旨在利用新標準、新技術、新工具強化監管。同時,我們還希望運用這樣的辦法,通過監管信息化帶動醫藥產業的信息化轉型升級。
針對藥品審評審批技術性強、比較復雜的特點,建設完善了藥品、醫療器械、化妝品注冊備案審評審批一體化系統,落實“高效辦成一件事”要求,實現了受理、審評、審批、制證全流程一體化協同辦理。
目前國家藥監局政務服務事項已經100%實現在線辦理,而且局本級涉企證照100%電子化,累計發放電子證照超過了17萬張。企業現在辦事只需要“一張網”、進“一個門”。
在風險防控方面,分布實施了醫療器械唯一標識制度,建立了唯一標識數據庫,推進醫療器械“一碼管全程”。同時,持續推進網絡銷售監測平臺建設,采取“以網管網”辦法,加強問題的發現和處置。據悉,目前納入日常監測的網站2.7萬余家,平均每月監測產品頁面超1000萬個,在網絡監測、風險預警、鎖定風險、核查處置、消除風險等方面,已經建立了一套跨層級協同聯動機制,能夠有效、持續地凈化網絡銷售環境。
下一步,國家藥監局將繼續加快發展智慧監管,關注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發展和應用,以信息化、智能化推進藥品安全的高效能治理。(資訊圖片來源:國新網)
推薦新聞
2024政府工作報告——醫療衛生領域的相關內容來了!
- 2024-04-11
11家中國企業上榜2023全球醫療器械企業TOP100
- 2024-04-26
七八百元的集采心臟支架敢用嗎?國家醫保局用數據說話!
- 2024-04-11
國家醫保局:深化醫療服務價格改革,試點新增3省份
- 2024-03-20